2023
-
04
-
27
4月26日,“河南省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城市試點啟動大會”在鄭州舉行。會議由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省政府副省長劉尚進出席并講話。會上,劉尚進副省長為河南省5個數據要素市場培育試點城市—鄭州、開封、洛陽、許昌和新鄉授牌。隨后,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與5個試點城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河南省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正式啟動。啟動大會在各方見證下,開通了數據資產登記管理平臺和數據運營專區,為數據要素流通創造了基礎條件。會議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作主旨報告,就數據產權制度、數據要素價值實現路徑、人工智能下新型數據交易模式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報告為推動河南省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實踐參考。河南數慧作為第一批“河南省數據要素市場培育支撐服務機構”,將充分發揮自身在地信產業上技術與業務優勢,在政務數據、企業數據等領域資源聚合和創新應用,支持試點城市進行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會議的成功舉辦,顯示出河南省政府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決心與行動。讓我們攜手并進,在省政府正確的領導下共同推進這場勢在必行的變革。相信在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努力下,河南省的數據要素市場必將蓬勃發展,發揮數字經濟新引擎作用,成為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的標桿之一。
2023
-
04
-
23
據搜狐新聞報道2018年,車主張先生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該車配備了車聯網系統,可以收集車載數據并通過4G網絡發送至車廠。車主在使用該車2年后決定轉賣,但在轉賣過程中車廠方面稱車載數據屬于其資產,不隨車轉移,要求車主支付高達5萬元的數據遷移費用,否則不轉移車載數據與服務。車主不理解車載數據為何屬于車廠資產,且認為自己購買車輛時已經支付了該車的全部價款,車載數據應當隨車轉移。雙方產生糾紛,最終通過司法裁定,車廠需要將車載數據與服務隨車轉移,但車主也需支付一定費用。當前,我們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驅動社會前進的主要要素轉變為數據,數據要素已經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經濟資源。但是,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數據要素產權往往不清晰,不能有效保護數據采集方和使用方的權益,也難以實現其真實價值。上述案例,車聯網等新興業態的數據要素產權不清晰,易導致交易糾紛。權屬不清晰也增加監管難度,無法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因此,建立規范的的數據交易環境,需要從產權清晰化入手,明確產權歸屬,規范交易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01數據要素產權重要性及基本特征分析數據要素產權是指數據要素的所有者或使用者對數據要素的控制權和支配權。數據要素產權的重要性體現在保護數據安全、激發數據創新與應用、促進數據交換三個方面。首先,數據要素產權可以規范數據獲取、使用與交易,防止數據濫用與泄密,保護數據完整性與價值。這是實現數據安全利用的基石。其...
2023
-
04
-
11
定義區塊鏈可以通俗地理解為分布式賬本技術,它是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的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性存儲,難以篡改、防止抵賴。起源說到區塊鏈的起源,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比特幣,其實其最早出現在1991年。當時Stuart Haber和W. Scott Stornetta兩位學者為了確保時間戳文件不被追溯及篡改提出的。到了1992年,梅克爾樹(Merkle trees)也被納入該系統,這種新技術,大大提高了效率,并申請了專利,但是到2004年該專利失效了。區塊鏈在出現之初并未被大家所熟知,直到2008年11月,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文中闡述了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多項技術,基于這些技術提出了電子現金系統的構架理念。2009年1月3日此理論被實踐,至此大家所熟悉的比特幣誕生了。區塊鏈發展時間線發展區塊鏈的發展歷程可被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1.0時期,可編程“貨幣”階段區塊鏈1.0時期是區塊鏈發展的第一階段,起源于比特幣,受到其影響,其他人也開始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一些僅僅具有數字貨幣交易功能的系統。但是該階段的規則較為固定,不允許用戶修改和改進,這激發了以太坊的發明人的斗志,建立了后續的以太坊,任何人都可以在以太坊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基礎上...
2023
-
03
-
29
一、方案背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方式、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發生了深刻變化,城市運行系統日益復雜,安全風險不斷增大。地下管網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城市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對維系城市日常功能、提升防災救災能力至關重要。長期以來,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滯后,導致斷水、斷電、火災、爆炸和拉鏈“馬路”等頻繁發生。城市排水管網的升級改造、防訊應急搶險、日常養護維修管理提出了更為迫切的信息化管理要求。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城市地下管線是二維管理模式,但二維的管理系統有不少弊端,已經無法適應如今越來越復雜的管網。二維的管理系統存在著管理效率低下、管線監測不準確、數據傳遞更新不及時等諸多弊端,無法跟上城市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的步伐。二、數慧CIM+地下管網管理系統數慧CIM+地下管網管理系統,是以GIS軟件為平臺開發的一個針對三維地下綜合管線的管理系統軟件。系統由傾斜攝影實景三維與地下管線三維模型相結合,直觀地描述地下管線的空間層次和位置,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城市地下綜合管線數據資源管理數字化、可視化的數慧CIM地下管網管理系統。系統以三維可視化方式形象展現地下管線的埋深、材質、形狀、走向以及工井結構和周邊環境。使得本來在平面顯示下錯綜復雜的管線變得更加清晰明了,極大地方便了排管、工井占用情況、位置等信息的查找。幫助用戶整合城市地下綜合管線數據資源...
2023
-
03
-
16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切實解決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費問題,以土地利用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切實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國家提出對無土地使用標準或突破標準的建設項目開展節地評價。為更嚴格落實節約集約用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國家進一步提出,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提交節地專章作為用地預審申報材料。從節地評價到節地專章的政策歷程.012012年到2014年原國土資源部先后發布政策,《關于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標準大力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132號)、《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61號)等文件,明確提出開展節地評價的范圍?!蛾P于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014〕119號)進一步提出要加快建立工程建設項目節地評價制度,明確節地評價的范圍、原則和實施程序,通過制度規范促進節約集約用地。2015年《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規范開展建設項目節地評價工作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5〕16號)明確要求強化建設項目的節地評價標準建設,從開展建設項目節地評價的重要性、評價范圍、評價內容和環節、專家庫的建設及評價監督五個方面進行了規定,并給出具體的指導意見。2021年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布《關于規范開展建設項目節地評價工作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21〕14號),強調充分認識開展建設項目節地評價的重要性,嚴格執行土地...